央视新闻客户端

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

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

“肉身坐佛”被盗报案记录找到 现“章公祖师”字样

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 2015年03月22日 12:39 A-A+ 二维码
扫一扫 手机阅读

央视记者从三明市大田县公安局了解到,疑似从福建三明被盗的“肉身坐佛”当年的报案记录已经找到。报案日期为1995年12月26日,在询问笔录中出现“章公祖师”的字样,而村民们发现坐佛丢失的具体时间为1995年12月15日。

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霍政欣表示,报案记录可以证明文物在当年是被盗的,而且中国的公安机关曾经展开过调查,接下去还需要就文物被盗后如何非法出境、又怎样被持有人获得等细节展开调查,将完整的证据链呈现,便于两国执法机关展开合作。(央视记者林立)

新闻回顾

欧洲展出“肉身坐佛”疑似福建丢失文物

  福建省三明市吴山乡阳春村的村民奉一尊肉身坐佛为“祖宗”,而这尊肉身坐佛在20年前已经丢失。蹊跷的是,最近,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,展出了一座不同寻常的千年佛像。这尊佛像的内部竟然藏着一具打坐的和尚,而和尚是一具“内脏被挖空的人体木乃伊”。阳春村的村民说,这尊佛像的样子和阳春村丢失的那尊佛像非常像。>>阅读详细

“肉身坐佛”突遭荷兰方面撤展

  肉身佛像疑似盗自中国的消息被报道后,3月20日,出借佛像的荷兰博物馆方面突然要求撤展,匈牙利博物馆对此表示“震惊和遗憾”。

  荷兰德伦特博物馆策展人范菲尔斯特伦告诉记者,其实早在两年前,博物馆就已发现这尊佛像内有木乃伊。去年1月至9月佛像在德伦特博物馆展出时,博物馆出版的展品图册对此作了详细说明,当时并没有媒体关注。>>阅读详细

新闻分析

如确定“肉身坐佛”所属 追回难度如何?

 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霍政欣表示,目前文物返还领域的国际公约有两个,其中一个公约适用的是馆藏文物的返还,而“肉身坐佛”不是馆藏文物。另一个是1995年的《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》,简称“95年公约”,这个公约适用于这个案子也有些特殊。该公约有道义方面的作用,但不能直接作为法律依据。

  荷兰法律专家则表示,鉴于已有信息表明这尊佛像目前为私人财产,如果中国福建村民拿出法律上接受的证据,证明这尊佛像确系从他们村中被盗,依照“人类遗骨遗骸应归还原属国”的原则,是有希望讨回佛像的。不过,民事官司打起来费钱又耗时,最好的办法是政府出面,通过外交途径解决。

图为“肉身坐佛”在荷兰做CT扫描

图为“肉身坐佛”在荷兰做CT扫描

  今年春天,有报道说蒙古国科学家发现一具据说有200年历史的佛家肉身木乃伊,荷兰及欧洲媒体才突然把这尊佛像的旧闻炒成了新闻,让博物馆始料未及。

“肉身坐佛”展品详细介绍

  荷兰德伦特博物馆去年的展品图册有一章专门介绍了这尊佛像。

  荷兰语文字说,荷兰、意大利、德国的考古学家和荷兰的医学机构共同研究推测,这尊佛像应该是一尊乡村寺庙供奉的、内含肉身干尸的佛像。

图为图册截图

图为图册截图

  佛像麻纱坐垫上的汉字表明,佛像里的僧人名为“Liu Quan”,即“六种至善”的意思。碳14年份测定法显示,佛像内干尸可追溯到11至12世纪之间,僧人死亡年份据推测在1022年至1155年之间。

  介绍文字还说,CT扫描发现干尸左胸腔有一长条形物品,可断定不是人体器官;横膈膜已消失,胸腔腹腔合为一体,脏器无法识别;盆腔处肌肉明显被切开过,内有成分不明的填塞物;脑部未见处理痕迹,脑膜脊髓残留依然可辨。

图为图册截图

图为图册截图

  图册对骨骼扫描结果分析道:僧人在世时关节健康,仅脊柱有轻微关节炎,死亡年龄应在三四十岁之间;左下排倒数第二颗牙齿明显有恙,鉴于其生活年代的医疗条件,可推测他一度饱受牙痛折磨,甚至可能死于牙病;双手多处指节失踪,可能是干尸制作过程中受损,也不排除被人为取走去做舍利;颈背部有击打痕迹,可能是文物盗窃者企图窃取佛首;头顶至底座、颈后至两肩分别有扁铁条加固,说明人们试图保护佛像。

历史案例:荷兰政府曾向塞浦路斯归还圣徒像

  荷兰政府最近一次重要的文物归还事件是2013年9月18日向塞浦路斯归还了一座12世纪教堂墙上的4幅木质圣徒像。

  这4幅16世纪的圣像当时也是荷兰私人收藏者所有。不过这一案例的特殊性在于,涉案文物是在武装冲突情况下获得的。

  1974年,正值塞浦路斯南北分裂爆发武装冲突,一名荷兰人在塞浦路斯从当地一名藏家手上购买了上述文物。

  1995年5月,这些文物被塞浦路斯人注意到。同年,文物原主人、塞浦路斯那座教堂向鹿特丹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索还。当时荷兰法庭裁决,依照荷兰《民法》,文物收藏者不必归还他合法拥有的财产;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约对涉及此案的荷兰公民不具法律效力(理由如刘作珍上述所言)。

  2011年5月,塞浦路斯文化部致函荷兰文化部,通过政府对政府的渠道,要求归还这4件文物。两年后,荷兰政府给出了肯定的答复。

  • 新闻
  • 军事
  • 财经农业
  • 社会法治
  • 生活健康
扫一扫
扫一扫,用手机继续阅读!
央视网新闻移动端
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
央视新闻移动看!
CBox移动客户端
下载到桌面,观看更方便!




新闻图集更多

860010-1102010100
1 1 1